求職詐騙,避雷指南!

求職詐騙已經成為許多求職者的噩夢,無論是剛畢業的年輕人,還是轉職中的職場人士,都可能成為受害者。本文將介紹常見的求職詐騙型態,及遇到求職詐騙該怎麼辦。

一、求職詐騙會騙什麼?

  1. 詐取錢財:轉介工作詐騙、抽佣求職詐騙
  2. 詐取個人資訊:個資詐騙
  3. 騙買產品、服務或成為會員:打工詐騙、直銷詐騙
  4. 詐取美色:求職性騷擾、模特兒詐騙
  5. 詐取非法人力:海外求職詐騙

二、常見求職詐騙型態

(一)誇大收益或福利

「月薪高達$XXXX」或「輕鬆工作年入百萬」的廣告文案,這類假徵才常見於高收益的投資或業務銷售類工作。

(二)模糊的工作職責

徵才資訊中沒有明確描述工作內容,而是使用「簡單快速好上手」、「自由工作時間」、「全遠端在家工作」等詞彙,常常意味著沒有具體的工作
分工,或者根本沒有這份工。

(三)缺乏明確的公司資訊

招募的廣告文案中沒有完整的公司名稱、地址及聯繫方式,或是提供的資訊極有限且無正規聯繫人及管道「有興趣請留言、私訊或加Line」,,這時就該提高警覺。

(四)要求留下過多資訊

如果招募文案寫得不清不楚,卻要求「留下姓名、電話、E-mail、生日、身分證字號,會有專人聯繫講解」,或「想了解更多資訊,請直接把履歷寄到XX信箱」,這類都要特別留意並事先調查,不要貿然行動。

三、面對網路求職廣告應注意

  1. 不繳款:不繳交任何不知用途之費用。例如有些公司會以保證金、訓練費、保證金等不合常規的名目向求職者收取,民眾務必詢問用途,若發現非法請勿繳納。
  2. 不下載可疑App:求職面試中若涉及任何形式的金錢交易或強制下載App,都極可能是詐騙陷阱。
  3. 不繳交身分證等個人重要文件:個人重要文件,例如信用卡、金融卡、身分證、健保卡等重要個資卡片切勿交給求職公司保管,以免身份被盜用,成為犯罪工具。

四、請問律師,遇到求職詐騙該怎麼辦呢?

(一) 第一步:立即中斷聯繫,保留對話紀錄。務必保留所有對話紀錄、照片、付款截圖、轉帳證明等,這些都是日後報警與提告的有力證據。

(二) 第二步:報警備案,申請詐騙案件調查。

(三) 第三步:通知銀行或金融單位,防止進一步損失。

  1. 若提供過銀行帳號、存摺影本、信用卡或被要求進行金流操作,務必盡快聯繫所屬銀行申請停卡、警示帳戶、鎖卡處理。
  2. 同時通報「165全民防騙」平台,避免金融帳號遭不當使用。

(四) 第四步:尋求律師協助,從容應對法律問題。許多被害人往往在事情擴大後,才發現自己可能已淪為人頭帳戶、涉入洗錢鏈條或背負法律風險。此時,尋求專業律師的協助非常關鍵。